找到相关内容539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道教的“承负”说与佛教的“轮回”说

    道教的“承负”说与佛教的“轮回”说  汤一介  在进入阶级社会后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来世问题”的信仰《原始社会也许同样有类似的问题》。这种来世问题的信仰或者以这样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都和生命...,而且批评了中国传统的报应说和道教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慧远在《三报论》中说: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  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受报。后  报者,或经二生...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5764200.html
  • 佛教的“出世”和道教的“人世”

    佛教的“出世”和道教的“人世”  汤一介  虽然佛教和道教作为宗教说都是以所谓“救世”为目标。但在“出世”和“入世”关系的问题上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这个问题也反映了两种不同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思想大都是把积极“入世”看成是最高的政治和道德的准则。道教在这方面也深深打上了这一积极入世思想的烙印。而印度佛教同样的受着印度传统文化的消极“救世”思想的影响,把“出世”作为“救世”的根本手段。《左传》...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0664412.html
  • 台湾有寺庙教堂近万五座 道教庙宇约八成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六日电 台北消息:据台湾“内政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截至去年底止,全台寺庙及教会(堂)计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三座,平均每县市有六百座。登记在案的寺庙以道教最多,占百分之...一百四十五座;平均每县市寺庙、教会(堂)数有六百座,平均每乡镇市区有四十一座。现有信徒九十六万七千六百三十人。   “内政部”表示,依据寺庙登记规则,寺庙应每十年重新办理总登记。   以宗教别区分,道教...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10535787384.html
  • 道教与密宗——兼及印度文化和文学中的艳欲主义

    ---------  【作者简介】石海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文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道教与印度密宗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密宗中“支那行”含义的解释,研究道教是如何影响密宗以及这种影响在印度文化发展中所产生的深远意义。  【关 键 词】道教/密宗/支那行/艳情  【参考文献】  1 巴克奇:“密宗研究”,《顺世论》,德?恰托巴底亚...

    石海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3442363.html
  • 中国十大佛教、道教文化旅游胜地推介活动

      在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土地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民间信仰和睦相处,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民族色彩和民间风格的文化瑰宝。   我国宗教大多离不开名山秀水,无论在喧嚣的都市,还是在边远的民族地区,都留下宗教活动的烙印,充分体现着宗教信仰自由与和谐发展。   2007?全国十大佛教文化旅游胜地推介活动?全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推介活动旨在推动宗教...

    【佚名】

    |推介|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8/10503413149.html
  • 清季云南回回学者对伊斯兰教和佛教、道教的比较研究

    清季云南回回学者对伊斯兰教和佛教、道教的比较研究  王建平  [银川]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6-40页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与云南回族社团出现的适应华夏文化的潮流相平行,清季的回回宗教知识界中也出现了以理性态度来理解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学术探讨。在比较伊斯兰教和释、遭宗教的汉文...

    王建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752024.html
  • 俞理明: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

    俞理明: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  中国的道教源远流长,到东汉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体系,其中,包括对神和人的等级系统,神人者象天,天者动照无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至诚不欺天,但顺人所种不易...混同于汉地流行的各种方术信仰,自甘与道教为伍,在早期的译经中参考选用了大量的道教词语来表达佛教的概念,包括在称谓方面对道教称谓的利用和改造。在汉文佛经中,也使用了神人、真人、仙人等称谓,但其中含义与...

    俞理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0567073.html
  • 中国官方哲学儒家思想与佛教道教的纷争与融合

    内地。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汉末年,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佛教企求无生永灭、超脱生死...儒家的抵制与排斥,佛教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中的发展进程,始终伴随着与儒家之间的斗争。儒道之间虽说也存在着根本理论上的矛盾,但道教毕竟是我国土生的宗教,它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因此在道教教义...

    许抗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045339.html
  • 道教内炼术的发展与术语系统的迁变

    道教内炼术的发展与术语系统的迁变 释青平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考察以内丹道为标志的新型道教之形成与发展,除了考察道教从外炼为主(外炼丹药)演变为内炼为主(内炼心脉)这一过程外,还应考察两条线索:一是内炼术自身发展的脉络,另一则是内炼术语系统的迁变。本文作者进而认为,真正标志了新旧道派不同特色的,其实更多是在于道教内炼术语系统的迁变,以内丹道为代表的新型道教,其与传统的真正不同之处,...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550800.html
  • 元、明、清三代的佛教和道教雕塑

    元、明、清三代的佛教和道教雕塑  中国封建社会到接近并已届末期的元、明、清三代,由于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逐步产生所促成的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使得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起了很大的变化。佛教势力虽已渐趋衰落,但与佛教并行的道教以至其他的神鬼迷信、建庙供奉的风气却比以前兴盛。如每一城市都有与孔子庙同样规模的城隍庙,到明代有更大的建造。城隍受封为帝,其塑像和陪侍侍从规模,多高出于其他神庙。还有属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4156048.html